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助力全面小康

栏目:社会新闻 发布时间:2018-12-10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相关部门要研究确定县域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完善职称评聘政策...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相关部门要研究确定县域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完善职称评聘政策,逐步推动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央视网 7月12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性。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教育,就没有事业发展的后继者,任何事业都不能长久,任何事业都可能半途而废。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没有城乡教育的一体化,既不符合全面小康的内涵要义,也会因为教育的缺失而导致全面小康的得而复失。

民生为先,教育为根。人民“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人民期盼好的生活,更希望下一代过得更好,望子成龙成凤是中国人历来的情愫,下一代受教育情况好,有好的工作带来的幸福感远远超过他本身的幸福感。顺利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就是最大的民生,而只有培育好教育这条根,才能守住全面小康这个最大的民生,才能让全面小康枝繁叶茂,才能增强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不因教育的缺失返贫返困。

树人育才,因地施策。教育是为了树人育才,树人育才是为了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是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发点。而政策措施的生命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因地施策,“一刀切”只能伤害政策措施的本意,甚至起反作用。同步建设城镇学校,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改革教育治理体系等,都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教育系统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在看问题全面的前提下,又在办事情有切入点的基础上下狠劲解决突出问题。

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是全面小康的内涵要义,也是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招。(特约评论员 罗登)